中華民國

918國恥,東北淪陷

9月18日當天,日本稱中國軍隊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溝的一段鐵橋,並於晚十點砲轟國軍東北駐地「北大營」,侵佔瀋陽。駐瀋陽東北軍多次向正在北平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報告遭到日軍襲擊,張多次下令「不抵抗」。19日及隨後幾天,張學良與包括諜報單位的各方面人員多次向時任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長的蔣中正報告遇襲,蔣多次下令避免衝突。東北軍未能有組織地抵抗日軍的進逼,僅僅三個月之內,日本關東軍在幾乎沒有軍事衝突下,便侵佔了東三省全境[註 1],1932年3月1日日本在東三省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日矛盾激化,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內閣權力下降,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日本隨後不久即進軍佔領熱河省,並開始滲透華北地區,在中國東北扶植成立所謂滿洲國意圖撇開責任掩飾侵略意圖,事實上使中國東北淪為日本殖民地。蔣介石寄希望於「國際公理之判斷」,國際聯盟受理中國的申訴後曾前來調查,儘管多數國家同情中國,但當時國際聯盟乃是國際協調機構,而非凌駕於各國之上的權力機構,且英、法、荷等列強當時仍為殖民國家,故列強也沒有太多作為;蘇聯亦因之前曾與東北軍有隙而不願多言。美國同意對日本實施有限的經濟制裁,但仍考慮在日本繼續做貿易生意。只有眾多現今第三世界未發達國家積極反對日本行為,聲援中國。最後僅有國際聯盟如空談般的舉措,次年3月27日日本退出國際聯盟。日本遭到國際抵制後,國內的法西斯運動日盛。 9月18日被國民政府視為「國恥日」。現每年9月18日瀋陽、大連等地會鳴防空警報以警醒後人。日軍在軍閥缺乏抵抗下就佔據了東北,扶植傀儡國家來間接管理,直至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淞滬會戰,碎日三月亡華之野心

1937盧溝橋事變後,8年抗戰正是打響,日軍迅速占領的東北和華北,中華民國只好退守上海,爆發了淞滬會戰。這場會戰是抗日戰爭初期的重要戰役之一; 淞滬會戰始於1937年8月13日,當時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試圖迅速攻佔上海。中華民國政府為了保衛上海,派遣了精銳部隊進行堅決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圍繞著上海市區和周邊地區進行了長達三個多月的殘酷戰鬥。 在會戰初期,中華民國軍隊憑借堅強的抵抗和優勢的城市防禦地理條件,成功地遏制了日軍的進攻。然而,日軍在進攻過程中不斷增加了兵力和火力,並且採取了破壞性的轟炸和炮擊手段。此外,日軍還使用了化學武器,對上海市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給平民造成了巨大傷亡和破壞。 儘管中華民國軍隊英勇抵抗,但由於日軍的優勢兵力和火力,以及長期的戰鬥消耗,最終中華民國軍隊無法守住上海,並於1937年11月12日撤離上海市區。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佔領了上海,並繼續向南方推進。 淞滬會戰雖然中華民國軍隊最終失敗,但他們的英勇抵抗和堅決抗戰的精神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這場會戰也讓世界更加關注中國的抗日戰爭,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堅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即四行倉庫保衛戰,10月28日夜間,中華民國女童軍楊惠敏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裹在身上所穿著的童軍服底下,冒著戰火危險自公共租界出發成功泳渡蘇州河,並獲得謝晉元的接見將國旗送至四行倉庫。 楊惠敏也攜帶了一份四行倉庫守軍人員的名單返回公共租界,當時名單上共有800個人名,因此被稱為「八百壯士」,但這份名單其實是為了戰時的保防需要而捏造,讓日軍因人數多達800而有所顧忌,實際上只有約四百名守軍。隔天,楊惠敏所送至的國旗在四行倉庫屋頂升起,大大的鼓舞振奮了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的民眾,並獲得當時駐紮在租界內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讚揚。事後楊惠敏與謝晉元的事蹟被編寫入中華民國各級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使得他們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此戰役也為淞滬會戰的最終一役;儘管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終失敗,但這場戰鬥展示了中華民國軍隊和志願軍的英勇抗戰精神,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個重要象徵。這場戰鬥也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使世界更加重視中國的抗日抵抗。

遷都重慶,加入同盟美援

在抗戰期間,中國各地爆發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和戰鬥,戰爭的範圍涵蓋整個中國領土。 在抗戰初期,中國軍隊面對著日軍的強大兵力和現代化裝備的優勢。然而,中國軍隊以游擊戰、遠征戰、地方戰和正面戰等各種戰術對抗日軍。中國人民也積極參與戰爭,組織民兵和抗日游擊隊,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爆發多場戰役,著名的如1937年12月的南京之役(南京大屠殺)、 1938年3月的台兒莊大捷、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1940年8月百團大戰(以中國共產黨為主要部隊)、1944年6月的衡陽保衛戰以及最終日本發動的湘西會戰(日本已完全失去反抗能力);在此期間也幫助英美聯軍奪回緬甸(1942 1 緬甸戰役) 抗戰期間,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戰爭造成了龐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然而,中國的抵抗對日本帝國軍隊施加了巨大壓力,迫使日本將其資源和精力分散於東亞各地。同時,國際上的援助和支持也對中國的抗戰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戰期間,中國第一夫人宋美齡,多次往返世界各地替中尋求物資援助和擴展外交,對後來中國軍隊的反撲也有不可或缺的貢獻。 1945年,隨著日本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這場戰爭對中國人民和中國的國際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揭示了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精神和堅持,也為中國在戰後的重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抗戰也對全球反法西斯力量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