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III 核融合主爐(單座) |
典型電功率輸出 800 MW_e(艦用電力分配);峰值輸出可短時達 1.8 GW_e(推進/武器突發) |
雙爐冗餘(N+1);系統整體可用性目標 99.95%(年停機 <4.38 小時);單爐 MTBF 預估 50,000 小時 |
核爐控制環路內部響應 <200 ms(安全控制層) |
例行檢查:3 個月(遠程診斷);中修:2 年;重大檢修(乾塢):10 年 |
超導材料檢視、爐體密封件、替換型閥門與冷卻泵(耗材) |
微型聚變副能源艙 ×4 |
每艙備用電力 10–30 MW_e(緊急維生/關鍵系統) |
每艙獨立啟動,任 1 艙失效仍能維持生命維持和部分關鍵系統;整體容錯率 4×(可用性>99.9%) |
熱啟動到穩定供電:典型 30–120 s |
例行檢查:1 個月;大修:3 年 |
燃料補充模組(長期存儲規劃) |
HD-STU(超導渦輪驅動) |
推進電功率(典型巡航) 250–600 MW_e;爆發/急速推進峰值 1.5–3.0 GW_e(短時) |
4 組模塊化驅動單元(雙向 N+2);單元 MTBF 20,000 小時;失效降速策略(Graceful degradation) |
推進控制迴路延遲 <50 ms(姿態/推力反饋) |
例行檢查:1 個月(軸承/超導冷卻);中修:2 年;全面檢修:8 年 |
超導冷媒、渦輪軸承、密封件 |
Mag-Silent 推進槳 |
電功率佔峰值推進 30–40%(與 HD-STU 合作) |
雙向流渦輪搭配自動失效切換;容錯率設計 99.5% |
推力指令延遲 <20 ms(舵/推力) |
例行檢查:1 個月;機械檢修:1–2 年 |
磁場線圈監測模組、絕緣層更換 |
全艙反向磁穩懸浮(減震) |
控制功率典型 1–5 MW_e(依作業狀態) |
多區域冗餘控制(分區失效不影響整艙);容錯率 ≥ 99.7% |
振動反饋迴路 <10 ms |
檢視:每季;更換緩衝元件:4 年 |
緩衝膜、磁場線圈監測器 |
INAB(意識驅動防禦能場) |
常態維持功耗 50–200 MW_e;高負載(全面護盾)峰值 500–900 MW_e(短時) |
神經同步採 N+2 控制節點(多重認證);系統整體容錯設計目標 99.9%;若同步失敗自動降級為人工-自動混合防護 |
感知到場生成延遲目標 <150 ms(端對端);神經回饋採樣頻率 500–2000 Hz(腦信號處理) |
軟體安全更新:每月;硬體檢修:1 年;全面驗證:5 年 |
神經電極套件(定期更換)、防護能量電容/超級電池群 |
艦體液態金屬記憶合金(裝甲) |
被動(無固定功耗);局部再生需能量 0.5–5 MW_e(受損修復時) |
材料級冗餘分區;微裂痕自癒級容錯率 95%(小/中傷害);大規模衝擊需進艙修復 |
裝甲再生啟動到穩定:秒到分鐘級(視損傷) |
結構檢驗:半年;材料更換/全面檢修:8–12 年 |
合金修復模組、填充金屬膠囊 |
多彈頭核導彈 / MDSSC(彈艙管理) |
彈艙控制與冷卻功耗:典型 0.1–1 MW_e(待命);發射瞬時能量由武器內部決定(文件保密) |
彈倉冗餘分離設計;每艙獨立安全鎖,容錯機制以物理安全為主;彈艙 MTBF 25,000 小時 |
發射指令認證延遲 ≤2 s(經加密/多重認證) |
彈體檢查:每年;全面安全驗證(含核保)每 2 年 |
密封件、彈倉監測感測器、儀表校正 |
EMP 高能脈衝系統(艦級) |
儲能系統容量(供 1 次完整脈衝):預估儲能 1–50 GJ(分類級別,具體保密);系統冷卻/重置需耗能 0.1–1 MW_e(待機) |
獨立儲能模組 N+2;能量安全遮斷閥;容錯率 > 99% |
觸發至有效場散佈(系外感測):ms–秒級(系統既定) |
系統自檢:每周;全面檢修:1 年;儲能模組循環壽命 2,000–5,000 次 |
儲能介質(超級電容/電池組)、放電道監測器 |
QTC-VI(量子通訊模組) & Entangled Link Relay |
典型電功率 5–50 kW_e(終端節點);中繼節點依型態 (浮標/衛星) 各有電源規格 |
端點與中繼多重糾纏通道(並行 8–32 條)以達容錯;目標可用性 99.999%(關鍵指揮鏈) |
量子鍵分發本體延遲近似 0 ms(鍵生成是概念上非經典延遲);實際指令/確認延遲視經由通道(光纖/中繼)為 10 ms–2 s |
光纖/中繼節點檢查:月;中繼浮標換電或回收:6–12 個月 |
中繼節點電源、量子光源模組(壽命交換) |
艦內光纖骨幹 / 控制網 |
典型功耗 2–20 kW_e(訊務交換設備) |
多環路拓撲、雙向光纖冗餘;容錯率 99.999%(關鍵控制通道) |
端到端內網指令延遲 <5 ms(關鍵控制) |
網路元件檢查:月;光纖物理檢測:1 年 |
光纖接頭、交換模組、電源冗餘 |